1.對于水泥的用量需較多,為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,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多為350~550千克/立方米。
2.時常添加摻合料,為改善混凝土的性能、節約水泥和降低造價,混凝土中時常摻加粉煤灰、礦渣、滑石粉等摻合料。
3.砂率偏高、砂用量較多。為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、粘聚性和保水性,以便運輸、泵送和澆筑,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一般要比普通流動性混凝土大,約為38%~45%。
4.粗骨料最大粒徑為滿足泵送和抗壓強度要求,規范規定粗骨料最大粒徑與普通直徑比≤1/3。
5.水灰比宜為0.4~0.6。水灰比<0.4時,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急劇增大;水灰比>0.6時,混凝土則易泌水、分層、離析,也影響泵送。
6.泵送劑:多為高效減少劑復合以緩凝劑、引氣劑等,對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影響,因而對裂縫也有影響。